部门链接
站内搜索
首页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潍坊科技学院“四个融入”抓党建 注入发展新动能——《大众日报》报道我院党建新成果
发表日期:2017-06-16  共浏览

 

615日,《大众日报》以《潍坊科技学院“四个融入”党建注入发展新动能》为题,报道我院党建建设新举措,现全文转发。

潍坊科技学院

“四个融入”抓党建注入发展新动能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潍坊科技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党建为抓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坚持“以生为本、适合的教育”核心理念,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将党建工作融入岗位实际、教师发展、校园文化、学生发展,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效益。

融入岗位实际以党风转变作风

 “以前只知道学生证丢了可以补办,但是不知道具体流程,需要携带哪些材料,现在有了大学生事务部这个平台,各种业务一次性就可以办好,真的很方便。”前来大学生事务部咨询的汽车工程学院李津同学说。通过整合职能部门,将凡是面向学生服务的职能一律进驻大学生事务部,实现事务咨询与办理、信息查询一体整合,49项服务事项的工作流程、时限一目了然,是潍坊科技学院打造“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的重要举措,优秀党员示范岗是14个服务窗口中最显眼的一个。事务部实施首接负责制、AB轮流上岗、临时窗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制等措施,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把大学生事务部打造成服务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便利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大学生之家”。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大学生事务部成为潍坊科技学院抓党建转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院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融入部门实际和教职工各自岗位,倡导教育就是服务,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支部带动部门,党员带动身边的人,实现服务意识向服务质量转变,构建行政、服务、教学“三个循环系统”,在高效便捷服务中提升服务育人实效。

融入教师发展向党员标杆看齐

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孙淑娟、刘聪聪,都是80后年青教师,是潍坊科技学院两名年轻的党员教师。而提起优秀党员代表李金堂博士,寿光当地老百姓更是竖起大拇指:“李博士经常带学生来我们棚里给蔬菜看病,真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现在种菜不怕病虫害了!”古城街道一位菜农说。记者了解到,李金堂长期深入温室大棚、田间地头,收集蔬菜病虫害信息,编著《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建设工程体系图书”,已再版7次,发行量超过20多万册,深受百姓欢迎。

高校能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如何,关键在党员。像孙淑娟、刘聪聪、李金堂这样的80后、70后党员教师学院有463人,占573名在职党员干部的80.8%,而党员教师占到学校教师总数的32.46%。潍坊科技学院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教师发展,根据办学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顶层设计教师发展路径,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打通教师专业化科学成长之路。通过培训、讲座、教学研讨和竞赛等形式,服务教师教学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学校按“四有老师”标准,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把个人业务发展与思想政治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在干部选拔、学科带头人评选、职称晋升、进修、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师德规范融入各环节,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好风凭借力,帆满快行舟。学校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在寿光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校园内建设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寿光市软件园,同时建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山东省众创教育研究院、山东半岛机器人研究院产学研平台,为师生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学校设施园艺实验室、卤水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农圣文化研究中心分别被确定为“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和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融入校园文化努力实现以文化人

团省委发布的“网上共青团·青年之声”报送指南的四个标准中,采用了潍坊科技学院的两种做法,“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是学院学工平台的工作宗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合飞是群雁,单飞是雄鹰——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组织建设案例”“工商管理学院实施‘七个一’工作机制构建贫困大学生关爱体系”案例成功入选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

这是潍坊科技学院将党建和思政工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来,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一部分。大学文化是引领高校健康发展、塑造学生人格的灵魂。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突出以“农圣文化”为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实施文化校园工程。以“以生为本,适合的教育”为核心理念,以严管细导、严父慈母为导向的“双严管理”,以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问题为重点的“三包靠制度”,构建起了学校“四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学院还以主题教育活动、丰富的社团文化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筑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以孔子学堂、农圣文化讲堂为依托,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读书会”、文明礼仪宣讲等方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以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为平台,向国内外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为节点,发现优秀学生人才,通过榜样人物的励志故事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风尚。

潍坊科技学院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工作模式,建立校园新媒体联盟,打造“网上共青团”,实现“两微一端”进课堂,时事信息即时推送,弘扬正能量,及时推进讲话精神“进支部、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团、进团课”……如今,“创新创业,求是求新”学校精神,“让认真成为品质”校风,“责任高于一切”教风和“勤学苦练”学风,正逐渐内化为师生的行为自觉。学校先后获得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团委连续多年荣获“山东省先进团委”“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融入学生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圆梦

“我现在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专心学习,要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帮扶老师王春红”,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2015级学生小李充满感激地说。小李来自农村,几年前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又有病,家庭经济困难。王春红了解情况后不仅为他联系了一份正规、安全、稳定的兼职工作,还一直关注着他的生活,家里做了好吃的,叫他来;每次见面,总会给他带些书籍、生活用品、食品等;寒暑假回家也会帮他购买新衣服、车票……

这绝不是杜撰的校园故事,而是潍坊科技学院开展“三包靠”帮扶活动以来,校园内已经习以为常的一种风气。“潍科的校园里没有冬天,我们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让来到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成功的支点,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能成才成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每年的开学典礼潍坊科技学院院长李昌武教授都会这样向新生表达学校的这一关爱和坚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生为本,适合的教育”核心理念,学院党委开展了每个校级干部包靠一个院系,每名中层干部包靠一个班级,全体教职工每人包靠一名困难学生,每名党员干部担任1-2名困难学生导师的“三包靠”活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全校师生融为一家,2300多名困难学生受到教师一对一帮扶指导,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在潍坊科技学院蔚然成风。

解决一时困难不是学院工作的根本,为了学生一生幸福而努力,才是学院教书育人的目标。为了打造以质量著称的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家长满意、师生幸福、社会尊敬的大学,潍坊科技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每类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对有就业规划的学生,学院注重专业核心知识的传授,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支持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引导学生巩固专业特长;对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学院注重创业辅导、大赛促动、项目带动,突出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支持学生的创业创新,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对专科学生升本科、本科学生考研,学院注重方法指导、心理疏导、生活服务,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支持学生的学习深造,助力学生圆梦未来。学院连续6年有30%以上的普通本科毕业生通过考研实现了自己升学梦想,专科生通过专升本方式考入其他本科院校,专升本录取率16年来一直保持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校内省级大学生创业园30多家大学生创业公司成功运营,毕业生一次性整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据麦可思数据调查显示,毕业生职业相关度66.5%,用人单位满意度95.67%

上一条:学院党委组织离退休党员过政治生日
下一条:我院组织收看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式

关闭